生成艺术是一种利用算法、计算机程序或其他机械过程来创作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。这种艺术形式通常包含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或随机性,最终的作品往往是艺术家预设规则与计算机自动生成相结合的结果。生成艺术让创作者能够探索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性和变化性,为艺术创作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。
生成艺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的达达主义运动,但真正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兴起则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之后。上世纪60年代末,艺术家Harold Cohen开始使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来绘画,被认为是生成艺术的先驱之一。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,生成艺术在近年来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和发展。
生成艺术的创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设计算法或规则:艺术家首先需要构思并编写能产生所需效果的算法或规则集。
数据输入:为算法提供初始数据或参数,这可能包括图像、声音、文本等各种形式的输入。
程序执行:运行编写好的程序,让计算机按照预设的规则自动生成内容。
结果选择:从生成的大量结果中挑选出最符合艺术家审美和创作意图的作品。
后期处理:对选定的作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,以达到最终呈现效果。
生成艺术家们经常使用Processing、OpenFrameworks等专门面向创意编程的开源工具来进行创作。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和交互功能,大大降低了编程的门槛,让更多艺术家能够驾驭代码进行创作。
生成艺术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