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码索引循环
代码索引循环是一个用于索引和检索代码片段的Python库。
它利用LlamaIndex库的实用索引工具和支持多种语言的tree-sitter库来解析多种流行编程语言的代码。tiktoken用于根据令牌数量调整检索大小,LangChain用于获取嵌入(默认使用OpenAI的text-embedding-ada-002
)并将其存储在嵌入式ChromaDB向量数据库中。watchdog用于根据文件系统事件持续更新索引。
阅读发布博文了解我们为什么要构建这个项目的更多详情!
安装:
使用pip
从PyPI安装代码索引循环。
pip install code-indexer-loop
使用方法:
- 导入必要的模块:
from code_indexer_loop.api import CodeIndexer
- 创建一个CodeIndexer对象并让它监视变化:
indexer = CodeIndexer(src_dir="path/to/code/", watch=True)
- 使用
.query
执行搜索查询:
query = "pandas"
print(indexer.query(query)[0:30])
注意:确保设置了OPENAI_API_KEY
环境变量。这是生成嵌入所必需的。
你还可以使用indexer.query_nodes
获取查询的节点,或使用indexer.query_documents
接收完整的源代码文件。
请注意,如果你编辑了src_dir
中的任何源代码文件,它会使用watchdog
和基于md5
的缓存机制高效地重新索引这些文件。这确保每次查询索引时都能得到最新的嵌入。
示例
查看basic_usage笔记本,快速了解API的使用。
令牌限制
你可以通过CodeIndexer构造函数配置块的令牌限制:
indexer = CodeIndexer(
src_dir="path/to/code/", watch=True,
target_chunk_tokens = 300,
max_chunk_tokens = 1000,
enforce_max_chunk_tokens = False,
coalesce = 50
token_model = "gpt-4"
)
注意,你可以选择是否强制执行max_chunk_tokens
。如果强制执行,在没有语义解析能够遵守max_chunk_tokens
的情况下,它将引发异常。
coalesce
参数控制将较小的块合并为单个块的限制,以避免产生许多非常小的块。coalesce
的单位也是令牌。
tree-sitter
使用tree-sitter
进行解析,块只在源文件中有效的节点级字符串位置处断开。这避免了破坏函数和类定义等结构。
支持的语言:
C, C++, C#, Go, Haskell, Java, Julia, JavaScript, PHP, Python, Ruby, Rust, Scala, Swift, SQL, TypeScript
注意,我们主要测试Python支持。使用其他语言时请自行承担风险。
贡献
欢迎提交拉取请求。请确保适当更新测试。使用dev
依赖项中提供的工具来维护代码标准。
测试
在根目录中调用pytest
运行单元测试。
许可证
请查看源代码提供的LICENSE文件。
致谢
我们要感谢Sweep AI公开他们关于代码分块的想法。阅读他们关于这个主题的博客文章这里和这里。code_indexer_loop
中的实现是从他们的原始实现修改而来,主要是基于令牌而不是字符来限制,并实现完美的文档重构("".join(chunks) == original_source_code
)。